【羽落教程】编剧科普贴2
发布时间:2019-09-28作者:xinyang0723人气:0

part3:新人难点篇,分三部分:分幕、转场、场景搭建
首先分幕篇~
为什么要分幕:
幕,或者说场景,在广播剧剧本中,是确定节奏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为什么我们要分成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去写剧本呢,除了方便自己控制剧情节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方便后期。
回答几个常见问题:
1.怎么分幕?
答:幕,或者场景,是一个空间范围,或者一个气氛范围内,所展现的一些剧情。前面的好像看不懂?我们说明白点,现在你的主角配角在竹林里,那么此时的气氛就应该是幽寂的,BGM应该多用笙啊箫啊之类的烘托这种气氛,在松林里,就会比在竹林里要厚重一些,BGM肯定不同于竹林的幽寂。
这一幕的剧情在百货大楼里,那后期就会注意周围的气氛,嘈杂的人声等。
例如一个竹林场景,后期就知道了,我去找个这样那样的BGM,用一些风吹动竹叶的音效啊,脚步声也是踩在落叶上的而不是踩在石板上的【当然最好把提示写出来,毕竟不是每个后期都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的东西,此处参考part1交流部分】
尽量让一幕中的人物对话发生在一个场景里,这样利于后期搭建场景,过分频繁的转换场景,不仅不好控制节奏找BGM,也不容易听懂。
2.怎么掌握分幕的节奏?
答:每一幕,都应该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不要莫名其妙的开始又莫名其妙的结束,比较单调的场景,如咖啡厅啊,室内啊,戏份就尽量缩减,把该交代的剧情交代完,因为如果场景缺少音效,为了不干只能去铺BGM,而BGM响太久,两个人总啰嗦个没完的话,听起来是挺烦躁的,听众并不会那么耐心,我们要做到【没有尿点!】哦耶!
3.一幕多长合适?
答:普通的幕把这个场景发生的东西讲清楚就可以,还有一些比较短的幕,通常有特殊作用,比如悬疑剧中突然切换到一短幕,镜头从破案者转换到凶手,给凶手几个“特写”,让大家提心吊胆的同时知道案子快破了,高潮要来了,剧情开始有意思了等等,除了这种特殊作用的幕,其他的中规中矩就好,不要太长,单调的场景太长会显得累赘。

转场:
就是这一幕结束下一幕开始。
关于转场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剧情的衔接
所谓剧情的衔接,就是两幕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过渡。
小学的时候都学过什么叫过渡吧!什么叫过渡句什么叫过渡段吧!
剧情之间最好有过渡,不要总是毫无征兆的跳跃到差别比较大的场景里,当然不是完全不能跳,毕竟写文也没有非得一章写一个过渡段,把握好这个度,能听懂就行,总是跳来跳去的话,你做的是剧还是幻灯片!
举几个例子吧:
1幕结尾,男主对女主说,我们去坐旋转木马吧,2幕开头,游乐场旋转木马场景开始,达成剧情进展过度。
1幕结尾,男主对女主说,那个谁谁谁,他怎么样怎么样,二幕开头,视角切换到男主说的那个谁谁谁身上,达成人物视角转换。
1幕结尾,男主说好困啊睡一觉吧,2幕开头,女主叫男主起床,换场景,达成时间过度。
1幕结尾主角们发生了一些事,2幕开头有个小侍卫喊:报告大王,昨天听说了谁谁谁他们怎么怎么怎么样了。这样就有了个剧情回忆过渡。

这些过渡方法会让你的剧情更紧凑,当然不止这几种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人问,这些衔接原著没写怎么办。
你是个改编编剧!跟我念,编剧!不是搬运工哦,不可能每一幕剧情都是原作里有的,很多东西你要自己脑补自己脑补自己脑补

2. 音效
转场时使用的音效。
现在大部分幕与幕之间,使用的是淡出上一幕,淡入下一幕的交叉叠化。
或者一幕结束后空白几秒入下一幕,让听众清晰的了解这是转场了。
编剧会这么写:【BGM以及场景音效淡出】【空白2s】【音效等淡入】这种方法其实编剧不写,也是后期常用的。
还有一种是“场景切换音”
比如《我们假戏真做吧》,如果听过的话你会注意到每两幕之间都有“秋秋~”这样的音效,也是一种提示听众转场了的方法。
另外有音效转场。
举个例子:机场送别的场景后,经常就会用飞机起飞那个声音连接下一幕,直接过渡,音效转场需要编剧比较精巧的设计和后期充分理解剧本,这种转场最不生硬,但是也最难运用。

场景搭建篇:
首先说说什么是场景搭建,这个词可能让很多新人觉得不明觉厉,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
场景搭建,就是利用对话,音效,场景描述,把这个场景丰满起来,达到让听众听得懂此时角色身处何方,能在脑内脑补出一个场景画面。
场景搭建的方法:
对话搭建
音效搭建
BGM搭建

  • 1.场景搭建中,其实最容易被编剧忽略的是“利用对话搭建场景”

使用音效和BGM搭建场景,编剧虽然能给提示,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要看后期。
在搭建场景时,随手写上几个龙套是十分必要的。
Eg:
现在让你塑造一个咖啡厅的场景,有些编剧会这么写。
【咖啡厅的轻音乐】
【咖啡杯碰到盘子】【搅拌勺的音效】【啜饮咖啡】【把杯子放回盘子】
主角:(舒服的叹口气)咖啡还是不错的。

这么写,先不说后期处理起来,要有层次感会很困难,让听众理解也比较不容易,大家会猜测这里是在喝咖啡,但是在不在咖啡厅则完全不会被考虑。
修改:
【咖啡厅轻音乐】
服务生:两位先生需要些什么?
主角A:听说这里的咖啡不错,要不要尝尝?
主角B:好啊,请给我们两杯XXX
服务生:好的,请您稍等。
【杯盘碰撞、搅拌咖啡等音效】

这是比较直观的表达场景的方法,同理,小吃店啊,街边摊啊,都可以用老板以及其他顾客的龙套来塑造气氛,表明场景。
再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来自广播剧《镇魂》第一期的剧本开头。
{序幕 1、半夜(2点)街道}
【偶尔有车经过,几个醉酒的年轻人】【同时郭长城的脚步声和说话渐近】
醉酒青年1:(醉意,迷糊的嚷)我还没醉!咱们再喝!
醉酒青年2:(醉意,嘲笑)得了吧!路都(打嗝,下一句稍微含糊)走不直了。
醉酒青年1:(大笑)就你那戳样还好意思说我?
醉酒青年2:(大笑)
郭长城:(嘟囔,略紧张)我是来应聘的,这是我的通知书——我是来应聘的,这是我的通知书——【建议从这里郭长城的声音就差不多可以听清】我是来应聘的,我叫郭长城,这是我的通知书——我是来应聘的,很荣幸能加入特殊调查处,我叫通知书——啊,不对不对,我叫郭长城,郭长城……【撞到醉酒青年,踉跄】(小声)哎呀……
醉酒青年1:(被撞不爽)哎呦我操!不看路啊你!眼睛长屁股上了?!
郭长城:(连忙,快速嘟囔)对不起对不起……【绕过青年,脚步声】(继续嘟囔)我是来应聘的,这是我的通知书——我是来应聘的,这是我的通知书——
醉酒青年1:(不爽)哎?我说这人……
【青年2拍青年1】
醉酒青年2:行了行了,就一个傻逼。
【两个青年声音渐远】
【郭长城独自走的脚步声,小场景到公安局楼下(建议场景比上一个更安静)】
郭长城:(自言自语)郭长城你可以的,别你二舅丢脸,我……我叫郭长城,我是是来应聘的,这是我的通知书……【一阵大风,脚步声停,风停】(冷的哆嗦的感觉)嘶……这大半夜的真冷……【一声表示警觉的音效】(犹豫)这儿就是……特别调查处?【从口袋里面拿出纸,打开】(低声念)光明路4号不临街公安分局,特别调查处……【把纸折起来】就是,这栋楼了吧……

为了让大家看出编剧如何扩充场景的,我把这一段相对应的原文贴出来。
————————
凌晨两点半,露水下来了,空气开始变得潮湿。
又潮湿,又粘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风,角落里总好像有什么东西的影子在那晃来晃去,人走在街上,老是觉得背后有东西在盯着自己。
郭长城就是在这个时间,拿着他的通知单走进了光明路4号。

————————————
以上
为了更好的体现这个场景是半夜,编剧选用了增加几个龙套的方法,不仅更加容易听懂,让听众身临其境,更能通过适当修改原著达到升华原作场景的效果。

  • 2.音效搭建:

自己脑补这个场景时,想一想,都会有哪些音效。
同时,这些音效要能找得到。
不要拿【簪子插入头发】【太阳升起】【樱花飘落】【一阵香风】
这种音效为难后期。
同时参考part1,看看你的后期需要你给什么样的提示,如果不喜欢写音效,那么就写清楚一些人物动作,大致气氛。

  • 3.BGM搭建

描述此幕大致氛围方便后期寻找BGM。
参考part1,看看需不需要给你的后期写一些BGM描述,比如BGM在哪里入哪里出,哪里高潮。
BGM使用的好,能给剧增色很多,楼主举例推荐《青沫》。这个剧中BGM的数量其实不多,但是每次都很巧妙,能够带动情绪,编剧们研究一下也可以帮助新人后期或者不擅长营造气氛的后期写一下BGM提示。
但是从专业角度上来讲,后期应该比编剧研究这些研究的多。



评论区

热门评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