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落教程】编剧科普贴1
发布时间:2019-09-28作者:xinyang0723人气:0

都说人的观念是会变的,对于编剧这个工种,楼主爱的深沉做的最久,以前也发表过一些胡闹的拙见,除了加精的那个,楼主打算都删了~
总结一下放在这个帖子里,方便大家看,也改正一些之前有失偏颇的观点。
大家看的时候千万要用辩证的眼光,楼主自己也是个半文盲,读书少容易被人骗的那种,所有经验都是写出来的,经常会嫌弃昨天的自己。
不过经常自我批评也是个好习惯啦,能进步就是。
写下这个帖子,我还是不能保证它都是对的,但是好歹也是一年来吸取的教训,希望多少帮助到新人,或者能跟各位同好交流一下也是好的。
别以为看教程多你就会啦,对于编剧啊,写手啊,画手啊,你除了不停的练并没有别的进步方法。
所以这些经验分享只是一些指路啦,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目录楼~
part1:交流篇
part2:重中之重,怎样写一个让人听的懂的剧本
part3:新人难点篇,分三部分:分幕、转场、场景搭建
part4:音效篇&一些气氛渲染学习
part5:追求细节,追求更好的表现。也就是进阶篇
part6:关于原创编剧的一些拙见。



part1:交流篇

今年在微博上看到不少其他工种针对编剧提意见的问题。
如果你也像楼主一样比较关注圈子里这些动态,可能会发现大家提的意见多而杂而且很多是互相矛盾的。
比如后期A说编剧不要把音效啊BGM啊写那么多,后期也是个创作者不是机器。
后期B说某编剧音效场景写的太粗糙完全没灵感。
导演A说编剧感情提示写的太少。导演B说编剧感情提示写的没用。
感觉都要迷茫了呢,是么。
其实,我们做广播剧,不论是哪个工种,都是离不开交流的。这是一个交流为本的圈子。
楼主也看到过很多编剧吐槽说自己的改编本说被坑就被坑了,现在坑货遍地走之类的。
其实说到被坑楼主不是很能感同身受,因为楼主一般都会在接之前先调查作品,然后和策划说好,如果策划要坑那么授权转给我我自己做。除了新人那一段被坑过一个本,楼主真的没被坑过本子_(:з」∠)_有些编剧说什么十个本能有两个能做出来就算不错了楼主真心心疼。
说到底还是交流。
首先,和策划要交流好,这个剧你要参与到什么程度,有些编剧习惯交了本什么都不管,有些编剧是要监督选角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比如楼主)。
提前说好了就会把产生矛盾的概率降低啊。
然后和导演交流感情提示的问题,有些导演习惯自己和CV交流感情的问题,有些导演习惯让编剧写好。
最后,问问你们剧组的后期需要什么样的后期提示,大部分后期会跟你说随便,那你就按自己的习惯来,有些后期会要求你只描述场景和发生的事情就好,连音效都不用写。
总之,这些都是小事,交流好了愉快合作并不难,对于编剧来说,感情提示啊,后期提示啊之类的,确实也不是重点。


part2:重中之重,怎样写一个让人听的懂的剧本

这两天听了两个新人剧,都听的一头雾水,听完没听懂讲的是什么。
那么不管你这个剧CV和后期多么厉害,都是一个失败的剧了,剧本是一剧之本,写一个能听懂的剧本,“听”懂,注意是“听”懂,一个能听懂的剧本是一个好剧本的基础,在能听懂的基础上,再去给剧本加深度和趣味性。
因为广播剧的特殊性,没有画面,没有文字,只有声音,再加上大家注意力的问题,要做到能听懂其实需要注意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一、 主线梳理清晰。

关于怎么整理主线,楼主的另一个编剧教程内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广播剧编剧新人的基础教程和编剧思路在这个帖子的四楼到八楼,根据剧本举的例子,应该比较容易看懂。
清晰的主线有助于理解,过于杂乱的主线会干扰听众判断重点剧情。
另提几点:

  • 插叙的处理:

发现很多编剧似乎很爱把主角过去的故事做成插叙放进主线,这并没有什么不对_(:з)∠)_但是令人比较头疼的是,有些编剧插叙的剧情总是怪怪的,让主角做个梦感觉也没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回忆一些往事也不知道是回忆来干什么的。插叙既然放在主线里,是要为主线剧情发展做贡献的。如果让主角梦到什么东西或者回忆起来什么事情,一定是要有用处的。而回忆的部分不要太散乱,起码要听得懂中心,插叙部分要对主角的行为产生影响(促使主角深思某件事、预兆重要角色登场、导致角色性格改变等,都属于产生影响)

  • 角色的取舍:

小说角色众多时往往会删除或合并一些角色。如果说在爱情为主线的文中,配角的作用是为主角推动感情线的,那么作用相似的角色可以考虑合并,一是听众对角色的辨识高,二是减少人员使用(对我就是不想找那么多CV)
在长剧中尤其如此,听众能够记住的角色本就不多,应尽量让每一个出场的角色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过于相似,作用相同的角色不必反复出现,给人审美疲劳而且不易辨别。
尽量做到出场一个角色就让人记住一个角色。

二:情节紧凑,严密。
情节不要过散,上下之间要有关联
看影视剧的时候,你可能会会喜欢蒙太奇手法,但是对于广播剧这个却不怎么通用。
小说的时候,作者可能突然就写起了景,渲染气氛。
但是这些对于声音不通用,人在听东西时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你天马行空一下,听众非常可能像你在高数课上走神了几分钟——听不懂了。
幕于幕之间最好有比较严密的钩子,剧情转换最好要有预兆。

三:台词要明晰,不要模糊。
不要用音效代替台词!
举个例子
女收银员:(礼貌)一共三十元。
【扔下三百个硬币】【硬币撒在桌面上的声音】
女收银员OS:这人有病吧。
上面那个例子,如果看剧本的话我们理解,这里是说有人付款拿了三百个一毛钱,于是编剧君让后期君找扔下三百个硬币的音效……
(╯‵□′)╯︵┻━┻先不说扔三百个硬币这个音效怎么找,就说听众听剧吧,我们能听到的就是扔硬币的声音,然后收银员骂人家有病。脑补能力强的可能能联想到,脑补能力不强的谁知道收银员干什么骂人家有病啊!
修改方式:
女收银员OS:这人有病吧!扔给我300个一毛钱硬币!

就这么轻轻松松就能听懂啦。
听广播剧听不懂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比如我在这里听不懂了,我很可能就会去思考这里到底讲的什么意思,于是下面的剧情播放过去了,于是……又是上高数课走神三分钟的效果呢。
在写每一个音效之前,都要想想,脱离了台词,你这个音效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不要随随便便用音效代替该有的台词。

四. 场景明确,时间地点清晰

处于哪个场景,不要都靠音效和BGM。
广播剧的根本还是人物对话,音效和BGM终究只是辅助。具体请看场景搭建相关~这里不多赘述。
注意场景搭建的同时,要注意告诉后期场景所处的时间地点。松林里和竹林里是不一样的,晚上和白天也是不一样的,这些相信后期比我们研究的多,你描述好了交给后期吧~



评论区

热门评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