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来给策划定位吧
当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小屁孩的时候,偶然机会遇到了一枚很靠谱的cv,因为他平常带我去玩,以及我对他声线的迷恋,于是决定踏入广播剧这条不归路。我曾屁颠屁颠地问那枚靠谱的cv君广播剧里的职务具体是做啥的,最后问到策划,他说:策划很“简单”嘛,拿授权,找人、安排时间干着“琐碎”的事。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广州人嘛,那普通话虐啊,可是我又不会写本、导剧、做海报、做后期,于是策划就成了我最好的选择。但是看似没有难度的职务,我做起来还是很辛苦啊,同样是出剧,我发现自己做的剧并没有那枚靠谱的cv君做得顺利、质量做得好,当我成为后期,拥有自己的人际后才认知到一个事实:策划不易做,靠谱的cv君做剧好是因为他是个cv,在圈子里有一定的实力。
表面上看,策划的工作的确是(拿授权)找人组剧组,安排时间来做剧,一直干着打杂的事。但是各位想想,剧组里如果人人各司其职,从整个做剧流程上看,缺少策划,这个剧组还是能出剧的不是吗,为什么要多此一举非要一个策划呢?策划到底是充当了什么角色?在我看来优秀的策划能缩短一个剧组的出剧时间,提高剧组的出剧质量,是一个剧组的核心人物,无论把他放到剧组的哪个职务,他有一定的实力、说话权;而一些并没什么才能的策划就只能做着找人、安排时间的琐碎事,无论把他放到哪个职务上面,他都帮不上忙,在人看来,充当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第二课 来认识做剧流程吧
这里指的流程是广播剧的做剧流程,这些网上也挺多的,咱们简单的梳理一下就行,不过,我们还是先讲讲每个职务是做啥的。
Staff(士大夫)
1.小说原著:作者是决定这个小说是否能做成广播剧的关键人物。他有小说是否给予的决定权,同时也有做剧上的建议权(当然,策划说了算)。一般策划要做改编剧,就得去找原著作者拿授权。
2.策划:从剧组的组建,到成功出剧,充当着协助剧的制作、打点剧组的角色,但策划在剧组拥有最高决策权。
3.编剧:编剧分为改编编剧和原创编剧。其中改编型编剧就是根据原来小说改编成广播剧剧本,这要求编剧对原文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力,较好的文字功底和改编能力。原创型编剧则是写原创剧本,这同样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故事渲染能力。一般来说,编剧在剧组里除了写本,还应该和策划、导演一起参与修改剧本,并且适当给策划、导演在选cv、出剧demo的时候提意见。
4.导演:导演主要的任务是选cv、pia剧、审音、返后期,他的权利仅次于策划。这要求导演对剧本有深刻理解,对角色感情上有一定把握,协助cv把干音录好,剧组成员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主要是充当着打点广播剧细节的角色。
5.美工:分为手绘美工和PS美工。当他们的任务都是根据对剧本的理解,给剧配上适合又美美的海报。
6.后期:后期主要任务是运用相关的后期软件并根据对剧本的理解,进行cv干音美化、场景搭建等混缩成广播剧,这对后期有极高的审美要求。在出了剧小样(demo)后,要和剧组成员进行交流并进行demo的二次修改,做出最终成品。建议后期在前期参与剧本的协商修改。
7、(代码)宣传:宣传主要负责剧的发布推广以及意见收集。要求宣传在剧定下来后,到各大论坛发布(晋江要求编代码,因此对宣传有个懂代码的要求),另外,宣传在剧发布之后的15天内(看剧组要求),要收集听众对剧的反馈意见给予剧组。我建议宣传跟剧组,参与剧组的活动,给海报、剧提提建议(在晋江发帖的时候顺便让美工协助做做小饰图)。
ED(片尾曲)
并不是所有剧都会有ED,但如果一个剧有ED,就会出现这些人员:填词、歌曲后期、翻唱。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解释。
Cast(卡斯特)
主要指cv,如果广播剧好比一场戏,那cv就是台上演绎的那个人,根据剧本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比较perfect地演绎并用相关录音软件录出来。
好了,讲了以上职务,我们要简单讲讲做剧流程:
第三课 论策划的素养
在我看来,策划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务,虽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入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但是关键时刻能用得上、靠谱啊。近几年来很多策划给我的感觉是不靠谱、坑爹。之前有个策划找我听一首歌,我觉得还行,但是一些细节上可以再改进下。几天后,策划又把歌发我听,这次蛮不错的嘛,我就夸了这个后期,策划说:不是原来的后期,我换掉了呗。接下来他蛮得意地说自己认识的人如何多如何多,这个不行,就换那个,换cs是家常便饭。也许有人说人脉多也是一件好事啊,可是你觉得替换别人,简单一句:你不适合,我找别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吗?成员之间就应该相互尊重,如果能把任务交给别人,就请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好。(实力实在不行的被迫换掉的另当别论,但这也说明一点,策划的选人能力不行)
之前经常听到一些staff吐槽:请你做剧当你是宝,发剧之后当你是草。想想,这种事也有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呢。之前我和一个策划关系挺好的,经常群里聊,后来因为某种事他退出了某个群,但是大家还是把他当作朋友的嘛。之后他找我,无非两件事,找我接剧或者让我介绍人接他的剧,当我找他的时候,他经常是没有回复的,久而久之,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利用。虽然说在广播剧圈里,多数友谊是建立在做剧上面的,同时也不是很多人都能成为小伙伴,但至少要与你合作过的小伙伴做个适当的关系维护嘛。
效率、结果对于一个策划来说非常重要的。考社团、考工作室,考官是用剧的质量来衡量你;而你的剧组成员则是通过你的表现来看你。圈里大家都是因为爱好而走到一起的,因此不存在谁命令谁做事,相互尊重,才会让你更好的收获人脉、剧。总的来说,一个策划要学会的是负责、尊重人。
第四课 做剧之基
我们都知道,要做广播剧,首先得有个剧本,但并不是任何剧本,都是能够做出“牛逼”的剧呢?做为策划,应该怎样来分辨这个剧本的好啊坏呢?我不知道别的策划是怎样审本的,我自己习惯是用后期的角度来审本。
1.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并以此扩充故事。
2.故事要符合逻辑,要有合理性。例如我和同学在街上走,然后碰到我男友,于是我和男友就粘一起不停地聊,男友送我回家。故事主线是这样,但男友出现后,同学去哪了?这要交代清楚,哪怕同学说:我不做电灯泡,先走了。这样故事接下来也自然啊。不然做出来会让人听不懂。
3.剧本详略得当。不要说配角为了给剧本添色彩就过多增加配角的戏份,让人听了老半天都不知道重点在哪,编剧的任务就是用短短时间讲完长长的故事。
4.很多人写同一类型的故事,但有些做得出彩有些做得平庸,这和cv的演绎、后期的能力有一丢丢关系,但编剧还是关键。例如有些听众听完故事,他记住的不是故事,而是故事某句话、某个情节,编剧要如何从平凡的故事里挖出不平凡,吸引听众,这很重要。不然,即使有牛逼的cv、屌屌的后期,这个剧也只是图有外表,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
5.场景、人物性格的设计。场景尽量丰满点,人物的性格决定人物在剧里的表现,不要出现相违背的剧情。第六,剧本里不要出现不客观不科学的音效。有些想法多的后期可能有办法解决这些奇葩音效的问题,但遇到新手后期,这个剧绝逼坑。例如今天的天气真好啊,阳光普照,尼玛给我一个阳光普照的音效啊?cv说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会死么?cv在h,却啥声音都不发出,让后期找h音效真的好么?之前有个编剧在剧本音效里标表现12点的太阳,这真是够了。
当然,以上也是编剧在写本的时候该注意的地方,但要看这本是否能吸引人,这真的要看剧的题材,整个剧组的实力了。
第五课 如何选择适合的cv
如何选择cv,选择哪个cv可以让你的剧锦上添花,这一点还是让我十分的纠结。选cv是导演的事,策划多数是做协助,而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让我一下子写出来,我也写不出,大家看看就好了,欢迎补充。
1.设备。Cv的声音条件再好,如果设备不过关,录出来的音质很渣,还是不能用的(策划、导演要学会审音)。
2.声线。你所选择的cv,声线一定要适合剧本的角色,能演绎出人物的性格、气质等。现在很多策划说要找cv(以男cv为例子),第一关心的就是他是零点几的声线,是攻还是受?请问这具体了人物性格了吗?如果我说两个cv同样是攻,同样是0.8,但是一个表现出的是憨厚,一个表现出的是狡猾,那这两个cv都是你这个剧本想要的人物吗?另外那所谓的零点几是啥玩意,根本没有明确的定义,都是别人心里的评定而已。因此,一个策划要读懂剧本,要明确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人,即使找人帮忙介绍cv的时候,也不要听谁谁说适合,就马上蹦过去找人录音,找人前,一定要先做功课,找出他之前录过的剧来听、了解他的声线是否适合你,人物性格可塑造性有多强。确定之后,再去拜访看能合作不(如何让cv和你合作,以后说)。
3.戏感。广播剧说白了就是一部没有画面的电视剧,一切都是由声音表现出来的,因此cv的戏感格外的重要。感觉现在很多策划导演不咋重视这个,应该说很多人都偏向找有经验的cv来录音,因为不用花太多力气pia他们,省事啊,坐着等cv交干音就好了。但是这种情况能坚持多久了,越来越多有经验的cv开始不接新了,策划导演不大愿意用新人,之后的剧谁来录呢?戏感都是练出来的,cv只要智商情商不低,声线适合那个角色,一般性格、气质都是能塑造出来的,所以策导们也没必要太过于介意cv是否有经验,当然,前提你要有一个负责任又有实力的导演(他才是负责pia戏的)。
以上,顺序不能调换。这一章单单是这样讲,是蛮虚的,具体要靠你自己去积累经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