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用气
1、字音要念准,要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听起来字眼清、音韵美。
我们东北地区的同志说快板就要特别注意语音,不能把日成“意”,把热读成“夜”,把肉续读成“右”,把人读成“银”。
2、尖团字要分清
戏曲和曲艺都非常讲究尖团字。凡以zcs为声母的字,都是尖字,其它为团字。
这方面我们东北地区的同志也要注意,弄不好就把是读成“四”把同志读成同“自”。
3、嘴皮子要有劲
劲是指功夫,是指把字读得真、读得清,有时还要读得俏,而不是使拙劲,用老艺人的话说叫喷口。
为了练好嘴上功夫,北京军区战友曲艺队的同志们过去总结出一套经验,对练习嘴里每个部位的功夫都编了绕口令,每天坚持练习。
他们有这样一个口诀:
唇齿腮喉舌,
五位相结合,
咬字分轻重:
喷、弹、啃、吐、磨。
练习这五种口功的绕口令是:
喷: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弹:断头台倒掉短单刀,
歹徒登台偷短刀,
断头台塌盗跌倒,
对对短刀叮当掉。
啃:哥挎瓜筐过宽沟,
快过宽沟观怪狗,
光顾观狗瓜筐扣,
瓜滚筐空哥怪狗。
吐:无父母,不孤独,
五叔督促苦读书,
不读书,无出路,
独宿竹屋哭不住。
磨: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四十不是十四,
十四不是四十,
十四四十四十四
试一试。
把每个绕口令连续念多遍,由慢到快,字字吐真,坚持下去,定长功夫。
4、用气要匀称
无论搞说的,还是搞唱的,都讲求运用气口。一段快板说出来悦耳动听,包含着几种因素:字儿,气儿,味儿。字指吐字,气指气口,味指韵味。字靠气托着。打个比喻:气是火箭,字是导弹。段子说起来声声清脆,字字如珠,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潮的时候气供得上,慢的时候气托得住,激情时气不喘,抒情时气不散,这些都是口上的功夫。讲气口,主要是用气匀称,会挨换气。老一辈评书演员用自已的切身经验总结出三种换气的方法是很可取的。
攒气。在演唱赶板、垛板、贯口之前吸足一口气,做到深吸慢吐。
晃气。在段落转折,人物对话的地方用虚伸手或虚迈步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抓空换气。晃是虚晃的意思。
偷气。短促换气叫偷气。有时就在一个三十二分的休止符里换口气,不影响吐字,不破坏句子,还不能让观众看出来,这就得有个巧劲。